一家稱得上偉大的企業所能達到的高度,一半靠自己來獲得,不斷地自我顛覆和進化,保持行業的引導力;另一半則靠值得尊敬的敵人來倒逼,但當行業里沒有足夠強大的對手時,就只能靠自驅力了。如果用這一規律來審視很多行業時,就能發現很多有趣的現象,其中租車行業的例子就很典型。8月14日,國內租車行業龍頭租車發布了2018年上半年財報,數據顯示,公司總營收為30.8億元,核心業務汽車租賃的相關指標增長明顯。其中,汽車租賃收入增長了19%,租賃車隊增長了38%,租賃天數增長了25%。還有一個關鍵性的運營指標車輛出租率為62.2%,這個數字在去年上半年財報中創出了68.5%的新高。
十一小長假,高速公路免費通行催熱了租車市場。記者在多家租車公司了解到,截止目前,大部分租車公司已無車可租,出現一車難求的現象。據了解,部分租車公司90%的車輛已于國慶節周就被預訂滿,國慶節當天,還有少數車輛,10月2日起,大部分租車公司的車輛已全部租出,其中,商務車型和經濟型車型受消費者青睞,日租價格與平時持平,未出現漲浮現象。
有時候一家人出游,一個車太擠,就考慮多開一輛,借車風險太高,別人不愿意,顯得太尷尬,就考慮租車,那么租車注意什么?由于汽車租賃行業門檻低,行業內部蛇龍混雜,消費者租車需選擇正規租賃市場,查看該企業是否具備合法的經營資格,并在了解收費標準、續租規定、服務承諾、違約責任等后再簽訂合同及驗車單,才能在發生糾紛時有效保障自身權益。